那些不能好好说话的人


2546 views

2017-12-29 10:22:14

最近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丈夫是一个不会好好说话的人,经常说话伤害妻子,比如一旦有事情不顺心或者面临外界压力时,便会指责自己的妻子,并且说的话特别狠,例如我知道的一个案例中一个丈夫吵架时经常对妻子说“娶了你真是倒了了十八辈子血霉”这样的狠话,完全意识到不到有何不妥。当事情过去了的时候,丈夫又跟没事人一样,展示跟妻子温情的一面,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说过这样的话。或者妻子追究之前说过的话时,丈夫反倒说那都是气话,你不要当回事,或者说那些气话,你竟然计较,吧啦吧啦之类。 但是这些话却如同利剑,一次次刺穿了妻子的心,丈夫不明白,正是这些话,让妻子对丈夫的爱已经消耗的荡然无存,在丈夫反复的说“要跟她离婚”的气话后,妻子真的动了离婚的念头,当她来咨询室的时候,即便她知道丈夫这么说话或许是因为他是在用一种歪曲的破坏型的表达方式表达脆弱和无助,她也觉得自己没法提供更大的能量来包容这样的丈夫,而离婚在心里早已经被提上日程。 也就是说即便意识到他的丈夫心底是爱他的,但是当他屡次说出那些伤害人的话时,她还是心灰意冷了,决定放手这段婚姻。 看,这就是不会好好说话的人给自己招来的灾难型下场。 关于说话的重要型,我们可以从很多典籍中,找到对此的重视,仅以《圣经》为例,其中对于说话的重视和禁忌就达十几处,相关的牵涉到说话的更是有几十处之多。下面仅仅是列举出几例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 “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头,却为医人的良药。” “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 “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说话是一件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被重视的事情,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警示,如果说话不当,真的会诲人不倦,当然也会自毁不倦。 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会好好说话? 因为他们在表达自己的需求上出现了问题。能好好说话也需要有一定的心理能量。 不会好好说话的一类人一般具有指责型的沟通模式。 所谓指责就是当生活中出现了让自己不如意的事件或不顺心的结果时,马上暴跳如雷,并把这种不如意事情进行外归因,指责是别人造成了这种结果,别人应该为这种结果负责,厉害的指责者会破口大骂,有的指责者甚至动手打人,出现暴力。 在心理学上,指责型的人是一种很脆弱的人,之所以出现指责是因为,当糟糕事情一旦出现时,指责者首先感到的是内心的无力脆弱和无助,为了避免面对这种脆弱无助和无力,保护自己的自尊免受威胁,指责者习得了一种把不好的感受转嫁到别人身上去的生存策略和沟通模式,通过责任转移,不仅保护了自己的自尊,还让自己取得了一种暂时的优越感,即对于被指责者而言,指责者似乎处在比她高明的地位,可以对别人指指点点,似乎拥有权威,这种权威和优越感会迅速补充能量,缓解他之前由脆弱和无助带来的压力。 很明显,指责是一种弱者的行为,而且是因为自己太弱太弱了,弱到可以扭曲事情的真相而浑然不觉的地步,可以说,正是指责者无法面对自己的虚弱感才会有把刀子捅到别人的心里以证明自己强壮的行为。所以,当指责发生时,指责者内心有多无力,多脆弱,他口里说出的指责的话就有多恶毒,多凶狠。 遗憾的是,对于自己使用指责这一沟通模式,指责者未必会有觉察,这样的人一般幼时父母也使用同样的沟通方式,以至于他们仅仅在沟通中习得的就是这种沟通模式——出了事相互指责,在指责中确立自尊,所以并不觉得这种模式有何不妥。 但当另一个不是指责型家庭出来的人遇到这种沟通模式后,指责者的表现会让他崩溃。严重的指责会扭曲另一个人的内心价值,尤其是当被指责者本来内心价值就不高时,就会更容易习得并附和指责者的沟通模式,并且会寻找更弱的人下手,把指责一层层的传下去。 一个很悲剧的事实是:当家中有一个指责型沟通模式的人时(往往是丈夫),妻子往往是第一个被指责者,被指责了的妻子内心严重低价值,转而去寻找更弱的存在,好转嫁指责带来的自尊威胁,转来转去,最后孩子就成了承受指责的替罪羊。 写的这里,我想起著名作家王小波流传甚广的一句话: “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遗憾的是,今天这句话摆在这里,不是想证明大人的无能。而是为了表示一个孩子一生悲剧的开始,就是自己没做错什么事,莫名其妙就成为大人发泄怒火的目标。这对孩子的摧残是巨大的,一个这样长大的孩子,一定内心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很差的,不值得爱的,惹来灾祸的,没有存在感的,没有价值的。 要不然,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会恨不得毁了他们一样的指责他们,呵斥他们,向他们传达不满,鄙视,厌恶,甚至抛弃和恨不得他们去死的咒语。 与生活中的强势相反,在心理学上,不能表达脆弱恰恰是一种弱者的表现,这是一种经常被弱者使用的逻辑,只有弱者会像防贼一样处处防范自己露出脆弱的东西来。因为在弱者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斥着我已经很弱,我想的不过是靠最后一根稻草证明我强的逻辑,但是我还是失败了,我又遭遇了挫折,所以我只能暴怒,指责,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指责是别人造成了这一切,如此,我才能活下去。 他其实传达的核心信息是:这一刻我是如此的无力,我只能从指责你中找到力量。 不能说出造就人的话,是因为他内心真的感受不够好,给不出多余的空间和赞美。就像一个内心本来就吃不饱很饿的人当再次面对饥荒时,会愤而争夺别人内心的口粮去填饱自己,而完全不管是否这样做会让别人窒息或饿死。这时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内心的黑洞淹没,只需对付这个黑洞就让他精疲力尽,甚至这种黑洞一瞬间会引发一种濒临死亡的心理感受,这种时刻哪里还有力气注意这样是否会伤害妻子和孩子? 这类人在遭遇内心的无助和脆弱时,他不能处理自己的困境,他唯一习得的处理困境的模式就是指责别人,他识别不出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更谈不上去表达这种脆弱无助的真正需求了。 也可以说,指责是他唯一学会的让自己感到有力量的方式,他的自我力量非常弱,当然他的自我价值感是很低的。 还有一种人不会好好说话,叫反着说话,他可能不会发生大声指责,暴跳如雷这种严重的不能好好说话的事情,但是他会反着说话。也就是好好的一件事,一件需求,他非要反着说,生活中常见的比如明明是他爱你,他要追你,但是他说出来的话每次都似乎是他给你一个机会,你要不要爱他啊之类的让人哭笑不得的话。明明是他要主动的事,变成了他要给你一个恩惠问你会不会主动的事。 遇到这种人,情商高的人一眼就能识别出说话人背后的需求和意思,也就不跟他计较,将计就计,反倒能成就一番好事;但是遇到情商低的人,他就不能解出这个话里有话背后的含义,更不可能看到当事人为什么这么说,从而感到十分别扭,因此或许就会推远一份感情。所以你总是事情不顺,有可能是因为在太多的场合,你自觉不自觉的启用了反着说话的模式,所以也就自觉不自觉地,你很多事情都泡汤了。 不要以为别人会理解你那些反着说出去的话,别人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凭什么理解你,再说,即便能理解你,还是能感觉出你传达着的别扭的信息——好像我不配得到你的爱,你的夸奖而必须高攀你才行,你夸一下我,爱一下我,选择我,爱上我是一种恩惠一样。是的,说反话的人总是在传达一种贬低别人的信息。哪怕这种贬低是如此的轻微,甚至仅仅是一种包装,但是还是会让听这个话的人感到丝丝不爽。至少她需要启用能量来识别和抵抗这种不爽和贬低。 你看,对于喜欢说反话的人来说,爱你真的是件好难的事情,你这么古怪,向别人传达出的信息如此别扭,却要求别人来理解你,她得穿越多少屏障,破译多少密码才能理解你的意思,然后去靠近你,一旦靠近你了,你身上又长着刺,时不时的用不会好好说话,说反话来刺一下对方。 啊,能爱你的是需要多么自虐的人,要一次次冒着被你刺伤的风险去爱你,这难道不够残忍吗? 当你再在那里纠结郁闷、落寞甚至觉得没人爱你理解你时,不妨想想,你自己的表达模式是否让别人爱你、理解你的难度大大增加,以至于没有几个人可以穿越你人为布置的火线来拯救你。 我能理解生活艰难,正是生活的不如意扭曲了我们内心的自尊感,使我们内心启用了诡诈的防御机制,以此来应对外界对自己的伤害。但是你接触的人越多,就越会发现,那些过的好的人一般都很会说话,越是生活不如意的人,越是不能好好说话。 比如前段时间武昌火车站的杀人案,起源就在于不能好好说话,是一块钱的问题吗?不是,是因为两个低自尊的人互相不能好好说话,彼此引发了内心的坍塌,为什么他要为了一块钱砍你的头,因为他都这么努力维持自尊了,还是不会被别人好好对待,不能被人好好说话,那种绝望只能让他爆发,越是内心贫乏的人越不能忍受别人哪怕一点点挑衅,当然这种内心贫乏跟生活的不如意,生活艰难、压力大等有很大关系。 但是反过来说,同样的情况下,一个内心厚实的人和一个内心贫乏的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内心贫乏的人胜出的可能性很小。“境由心生”是中国文化里很博大精深的一个词语,你的处境很多都是由你的心衍生出来的,你的心里有什么,最后可能就造就了你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处境中。 尤其是当这种不能好好说话的模式存在于家庭中的时候,这样的家庭很难造就一个心理资源丰盛的孩子,心理资源的多少才是一个孩子真正的起跑线,这样的孩子一开始可能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他没有多余的心理能量发展自己,反而一方面需要大量消耗自己的能量去对抗家人带来的负面信息,一方面他会继续习得这种沟通模式,并把它用在和外界的交往互动上,两面夹击之下,除非这个孩子特别强大悟性特别高,不然实在想不出他以后可以有在生活里胜出的可能,倒是他让自己走入越来越狭隘的困境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此恶性循环,难道不是所谓的以贫返贫,不好的境遇造就更加不好的境遇,代代相传,永无出头的可能。 所以如果你现在境遇不好,事业不够成功,也不够有钱,跟人攀比不过,实在更不应该暴跳如雷,戾气横生,而应该反观自身,是不是内心的心理资源就比不过人家,至少你连话都说不好啊。 对于后代来说,不管是千金难买的学区房,还是给孩子更多的可以外在攀比的东西,其实都不如给他一颗有着丰厚心理资源的心灵,因为只有具备这样的心灵,才是真正在起跑线上的胜出。 最好,好话最好好好说,因为坏话是一种诅咒,当它出口时,就只会让你的境遇越来越糟糕。 本文作者:达芙妮,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身心灵成长专家,中国青年报特约心理评论专家,作家,豆瓣专栏《与人相处那些事》作者。

上一篇:《芳华》 :你可以辜负我的深情,但不要欺负我的善良!

下一篇:本站wordpress支持了缩略图七牛云加速

扫码与我联系

★ ★ ★ ★ ★

“感谢你的鼓励与陪伴,我们的坚持才有意义”

创新与发展 – 优客记录保留所有权利

站内搜索 鄂ICP备16016329号-1 鄂公网安备42022202000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