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之前别轻易打开这八本书


2137 views

2016-07-31 13:40:08

我们爱书之人,在各自阅读的经历里,总会遇到这样的状况:读完了,却不知道这书究竟想表达什么;或是自以为明白了这书所要表达的意思,过了几年回头一看,发现自己原先的感悟是多么的浅薄。 “没有观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 虽然说开卷有益,是没有前提条件的。但很多书,还是需要等到合适的年纪再看。以下这八本书,如果你曾在 20 岁之前翻开过,也没有大碍,只是建议不要就此把它们锁入尘封的书柜里,如果那样,太早的邂逅反而会成为终生的遗憾。因为 20 岁之后重新打开这些书,你很可能会有全新的,甚至是颠覆式的体验,那些原本藏在书里的精妙和深刻,会在你日渐成熟的心智和感知上浮现。至少对于我这样天资不属极端聪颖,也不算愚钝的读者而言,体会颇深。 1、《尘埃落定》 我已经记不起第一次看《尘埃落定》是在什么时候了。只记得自己中学时是《科幻世界》的忠实铁粉,那时的主编叫阿来。这本书,是阿来拿到茅盾文学奖的巅峰之作。于是我就看了,然后,我连自己曾经看过这本书的事儿都忘了。 直到近年,重新打开这本书,看了几页,才逐渐意识到,这书也许自己曾经看过,可硬是回忆不起确切的情节。这感觉类似于某些时刻的某些场景仿佛曾经经历过,但又不能确定,曾经的经历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里。 第一人称的视角,主角还是个傻子,写法自然而然的就得带点奇幻的味道。大多数正统的书评会写:此书写的是西藏的土司制度被时代淘汰的历史故事,通过描写土司时代官民矛盾,兄弟斗争,反应了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等等。但我的思考,会更深入一点: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傻子的视角来写?为什么是“尘埃落定”,什么是“尘埃”,落定于何处?为什么傻子会反复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觉得这些问题的答案才是阿来在字里行间深藏的意义。一个人置身于自己的时代,所见所闻所思都会被束缚于其中。能看清时代未来的发展和走向的,必须有超然物外的大视野。和这样的大视野大格局相比,正常人所热衷的利益、斗争、恩怨、胜负都犹如“尘埃”,扬起片刻的喧嚣后就会落定不见。而“我是谁”“我在哪”这样的根本性大问题,正常人都以为自己知道而不屑去想,实际却是被“尘埃”蒙蔽了双眼和内心,书中的傻子主角有着超然物外的大视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这些根本性问题的疑问和迷茫,这些疑问和迷茫,又帮助傻子更靠近这个世界的真相。何谓“傻”?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类似,切莫轻言傻。科学探索和哲学思考,对探索世界的真相而言,缺一不可。 这样的书,我自认没法在 20 岁之前看懂。没有理解的烙印,那被遗忘在记忆的角落,也就自然而然了。 2、《百年孤独》 第一次读这本举世闻名的大作时,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深陷于冗长的、重复的名字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头疼不已。勉强支撑着读完后,如释重负,脑海中依稀留下了些“孤独”的片断,便难以再继续思考下去。 近年来,重读之后,才对这本传世之作有了新的理解。 诺奖级别的文字,有着高级文字所共有的特点:“不动声色的力量”。文字平淡地讲述着一个家族的生活琐事,记叙着生老病死,穿插着奇幻的异事,荒诞不羁的戏谑,字里行间却建构了给读者思考和想象的巨大空间,类比的,隐喻的,影射的,让我享受着思考的快乐,在思考剥开文字的表层进入深处后感悟到深刻的意义,回味无穷。 百年孤独的题眼,不在孤独,而在另两个字:“轮回”。百年间家族六代人的命运,循环往复,拗口的重复的名字,最为直接地隐喻着命运转盘无情地轮转,把这个家族禁锢在轮回的魔咒中。家族如此,小镇如此,民族如此,国家如此。家族成员的性格、命运,小镇的创立、发展和衰败,国家、民族和政治斗争的血腥、残酷和黑暗,都深陷在轮回魔咒的死循环里。 思考轮回的原因和打破轮回的方法,在我看来是最值得反复赏玩的精华部分。虽然最终家族和小镇的结果都无比悲情和绝望,虽然书中好多主角都为打破轮回做出各式各样的努力最终大多以失败告终,但其中唯一一位脱离家族命运的人,或许就是马尔克斯仁慈地给陷入黑暗的人们指明的那个光明的方向吧。 3、《局外人》 第一次看加缪,内心是有些无语的,想不太明白为什么这样的小说——篇幅短小,情节普通,文字干燥,还有个奇怪的主角——竟然能享有盛誉。 今年重看时,蓦然发现了自己当时的浅薄。出现在我面前的,已经不是普通的作家加缪,而是伟大的哲学家加缪,在他庞大而深邃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以克制的笔法,随意地挥洒出一些世俗的文字时,便出现了《局外人》这样的神作。 翻了很多豆瓣的评论,都是类似的感觉:太表面了,太浅显了。几乎所有的理解,都是基于文字表层的。人们聚焦于讨论陪审团制度对默尔索的审判是否公正,或是热衷于批评默尔索的离群索居、薄情寡欲,甚至把他和青春期的叛逆、自私的任性联系在一起。 要看懂《局外人》,需要先理解加缪以存在主义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加缪和萨特的存在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萨特的存在主义,核心是“虚无”,没有本质的存在是虚无的,但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作为自由存在着的存在方式,来实现超脱于虚无的存在。加缪的存在主义,核心是“荒诞”,荒诞的起因,是“人对世界的理性和幸福的热望,和这个非人的毫无意义杂乱无章的世界”之间的矛盾。而面对这个荒诞的世界,萨特选择的是改变自己,加缪选择的是反抗世界。这也是两位好友最终分道扬镳的原因。 4、《活着》 第一次看余华时,只记住了一个“惨”字,郁闷之余,也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点小确幸。去年重看时,才明白余华想表达的,远非惨字可概括。 层出不穷的悲剧,每当觉得悲惨的主角已然跌落人生谷底,理应触底反弹时,却发现这悲剧只是之后更大的悲剧的开场。更为残忍的是,那些在底层挣扎状态中仅存的一点点勉强能抚慰人心的温情脉脉和粗鄙简陋的卑微小幸福,竟然都在刚刚开始发出一丝温暖的时候,就被余华用平淡而冰冷的笔调,毫不留情地迅速地杀死。 这样的手法,比《百年孤独》里的家族式诅咒更为残暴,比《平凡的世界》里的艰苦生活更为无情,也比《穆斯林的葬礼》里的悲剧更为冷血。余华完全扮演了一个残忍的刽子手的角色,毁掉读者的一切幻想,只留下错愕和绝望,和依然屹立不倒,继续“活着”的主角。 余华用激烈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书外的世界,人们看似总在为“活着”赋予各种光鲜的意义和梦想的寄托,实际上,人世间的各种苦难从未离任何人远去,它们披上悲剧的隐形衣,躲在成功的光环所照耀不到的阴影里。既如此,那生存的意义又是什么?余华告诉我们: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是一段初读时让人倍感无奈和压抑的话。然而,反复咀嚼体会,便能感受到,这段话的背后,并非平庸和消极,而是超越了浮华和苦难的虚妄表象的,生命真正坚强的力量。 5、《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其实有着诸多超越时代的优异作品,但最为人们所知的,还是这一本。其中的原因之一,也许是此书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高级版的鸡汤,而被那些所谓的执着追求梦想的励志派们所追捧。 我也是直到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深刻意识到自己误会了毛姆。这哪儿是什么追求梦想啊,这明明是告诉我们:如此这般极致的梦想,根本是无处可寻的。 文中主角斯特里克兰所追求的东西,是完全超脱于世的。这种形态的梦想,毫不理会世人的评价,无所谓成功,无所谓评价,唯一的意义,是梦想本身。它没有任何的起因,不是因为接触久了之后的习惯,不是因为千挑万选之后留下的最爱,也不是因为天赋异禀的擅长,梦想实现了自己因果链的闭环。许多人为了追求梦想,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生,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然而,书里的梦想,不仅甘愿牺牲自己,也不惮于牺牲别人。甚至这种牺牲,连任何形式的选择过程都被直接忽略。 那句随处可见的“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在我看来,其实有另一层意思。斯特里克兰并未在六便士和月亮之间做选择,而是月亮选择了斯特里克兰。而对其他人而言,根本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正如毛姆所言,做出决定的并不是人本身: 我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其实做出决定的不是我,而是我内心某种更为强大的力量。 6、《永恒的终结》 对于时空旅行的概念,我最早的体验来自于《机器猫》,围绕着耳熟能详的时光机的诸多小故事,藤子不二雄先生构建的是一个单一空间和无数时间点组成的时空模型,每个时间点存在的事物相互独立,但受到单一空间因果链的约束。最经典的是一个好多不同时间点的机器猫在某晚频繁穿越的小故事,机器猫很多,但因果链很强大,逻辑是完整的,因此看的也很晕。我看书的时候喜欢多想,即使是小时候看漫画也不例外,那时候看机器猫的时空旅行就总是觉得很不舒服,长大了之后知道了原因,就是这种时空观绕不过去的梦魇——“悖论”。 第一遍看《永恒的终结》时,我联想到了机器猫,并产生了类似的“不舒服”的感觉,但并未深想。而近来再看时,我才意识到:阿西莫夫的这本几十年前的经典,可以说是把这种时空观的所有关于悖论的方方面面展示到了一种极致。 未免剧透,只说说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时间旅行必然是会实现的技术,因为时间毕竟是一种线性的维度。如果空间是单一的,时间旅行的悖论必然存在。解决这种悖论的方法是一只超然的无形之手在时空背后的干预尽量避免悖论和悖论引起的作用,保证各种因为时间旅行引起的因果链都能完美地闭合。但看完本书,或者自己思考,都会发现每一条因果链看似强大,其实本质还是脆弱的,有各种方法能导致其不可修复。而且时空旅行的次数和因果链的复杂度成正比,和因果链修复成功的可能性成反比。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整个时空因为因果链的无法闭合而频繁改变最终混乱到完全破坏。综上所述,我是觉得单一空间观是不靠谱的,平行时空必然存在,每一个时空旅行产生的变动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平行宇宙。这是我所能想到的唯一的可能性了。 7、《中国大历史》 我从小爱看历史,但看的方向比较单一,一直都是从帝王能力,和战役胜负角度看王朝兴衰,而且热衷于白话版的当代人转述。所以当我第一次捧起《中国大历史》的时候,枯燥和无趣的感觉扑面而来,感觉黄仁宇太严肃了,为什么要把历史写的那么无聊。 直到近年来,开始看越来越多的严肃史书,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对待这些历史读物的轻浮。 《中国大历史》,提供的是和传统热销史书完全不同的视角,没有任何刀光剑影,通篇在谈的,只有“体制”二字。从上层统治制度、底层管理模式、税收土地制度、经济模式、意识形态和道德体系等等角度分析王朝更迭的深层原因。印象较为深刻的,有唐朝组织架构的弊端导致的地方分权,有宋朝王安石变法失败是由于财政未商业化及金融管制手段和法治精神缺失之原因,有中国缺乏商业革命不能产生文艺复兴是因为地理环境和技术因素的局限,有明清“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的概括,有官僚层和农民层如“潜水艇夹心面包”的比喻,还有中国迟迟无法实现现代体制是因为国家无法在数目字上进行管理这条全书中反复提到的体制弊病等等。在对中国历史各代的体制问题的深刻反思,唏嘘中华民族错失的历史机遇之余,也可以对当代中国的诸多问题的产生原因有所理解,国之积弊,远非朝夕,亟需数代人甚至数十代人之努力才能有所改善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埋头往前所期待之风景,未必比驻足回首的感悟价值更高吧。 8、《穆斯林的葬礼》 之所以把这本放在最后,是因为它和前面七本的属性不同。 我第一次看《穆斯林的葬礼》,是在中学时的某个阴雨绵绵的双休日。我蜷缩在沙发上,看了整整两天,心情和窗外灰暗的阴霾一般,压抑而沉重。当时我感到,如此深入人心的作品,是完美的,真不愧为茅盾文学奖级别的大作。 年长之后,忍不住想重温一遍少时的阅读快感,结果大失所望。 人物的立体化和复杂度,格局的时代性和价值观的普世性,这些就先不谈了,即使是霍达的写法本身,读起来就感觉大为别扭。是不是地有画外音跳出来,告诉我,这是好的,这是美的,这是对的……就好像是中学语文课本,老师生怕我们理解不了,而要我们把所有阅读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答案都记下来一样。且不说像海明威和雷蒙德·钱德勒这样巅峰的写法,连人物的心理描写都可以省略,即使是像平凡的世界和尘埃落定这种,国内茅奖水平的作品,也是不需要加什么作者的旁白的,无招胜有招,无声胜有声,小说情节流淌之处,读者的共鸣自然会油然而生,如果画蛇添足,那只能说明,作者的写作技巧,确实和一流作家有着难以逾越的差距。 当我们把看过的旧书尘封在阁楼时,当我们在追逐这一本又一本的新书时,我建议把那些青少年时代所读过的经典,都能拿出来再读一遍。我相信其中的大部分,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你甚至会感觉到,这是一本全新的书。太早遇到经典的作品,而且只是一锤子买卖,那样就真的太遗憾了。——“相逢,不如不见。” 本文转载

上一篇:优雅女生是如何养成的

下一篇:少年儿时梦,乡间月夜风

扫码与我联系

★ ★ ★ ★ ★

“感谢你的鼓励与陪伴,我们的坚持才有意义”

创新与发展 – 优客记录保留所有权利

站内搜索 鄂ICP备16016329号-1 鄂公网安备42022202000038号